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

面子

我是「老師的孩子」,一般對老師的孩子的評語就是功課好,至少這比例很高,尤其是中小學老師的孩子,尤其在鄉下地方,那肯定是教育專業精心栽培,因此在校成績頂呱呱。
但我是屬於另一撮小部分的孩子,成績平平的那一種,還好我那當老師的爸爸,也是很自然地看待我的成績(相較之下,我媽媽就一直都不敢相信我的成績怎麼可能那麼差),雖然爸爸不曾在我面前多說什麼,但…我自己難道沒有感覺嗎?自己的成績如何怎會沒有感覺?當年那每一次月考完的排名都是清清楚楚的公告在全校公布欄的,同學之間也會耳語:「他是老師的孩子,成績還不是不怎麼樣。」我想說的是:當老師的小孩在學校真的有壓力的。

那天,聽起一位在小學當老師的朋友,談起他如何訓練孩子參加演說比賽,就校內競賽,兩三位老師的孩子正好都同年級,也都報名的演說比賽,如何盯孩子背稿子、設計動作、反覆練習,直到拿到第一名的成績,他說麼眉飛色舞,如何打敗另一位老師的孩子,對方實力如何堅強……我很是讚佩的是:他孩子這麼乖乖聽話,要是妞妞壓根兒不可能配合這些「培訓作業」…我沒說出口的是,這些事到底是為了誰?是孩子不想輸?還是家長不想輸?當老師的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很直接的代表爸媽的面子…如果那麼巧你又在爸媽任職的學校就讀…

而,這樣的競爭跟比較難道不是如影隨形地跟隨在我們身邊嗎?孩子的成就、成績是不是總會被拿出來「比較」,在親友之間、在同儕之間。
有一個建中畢業、交大畢業、台大商研所畢業,在知名大企業、知名大廠工作數年的返鄉青年,決定自己的人生要依著自己的想法繼續下去,他從零開始學做麵包,自學,認識麵粉、認識食材、了解如何蓋窯、如何燒窯、如何控制溫度,一心一意想做出好吃又健康的麵包,過程十分艱辛,更賺不到多少錢,更不幸遭遇火災,把一點點的基礎都全燒毀了…而我去跟他買麵包時,我覺得他很幸福,那種幸福不是金錢、不是地位,是一種很純粹的幸福,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才是值得追求的,內心的安定與知足。

我希望孩子能夠為自己的人生找到方向,無關父母的面子,無關外人的評價,找到自己願意去努力、去追求的事物,就算最後發現繞了遠路也沒關係,至少你走過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