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

忍耐

婚姻到底有多難???

我開始讚嘆自己「忍一時風平浪靜」的功力不斷加深再加深。
我真的是一個很「懶」得吵架的人。(這不是好事,因為懶得吵,所以就擺臭臉來宣告我的不爽,但是大多數的時候,對方並不怎麼知道那個生氣的『點』的確切位置在哪裡。)

那天,因為隨便買了一堆東西當晚餐,沒有湯,於是我用水壺煮了黑豆紅棗水當飲料。老爺開口了:「煮那麼大壺做什麼!」因為那黑豆茶包是搭配好的,就比較大包一點,而且我是煮半壺。內心的OS是:煮給你喝你就喝,囉嗦什麼。老爺還繼續:「她又不喝,幹嘛要煮。」聽到這話,我連回話都不想回了,直接送上一個白眼。她,指的就是心肝寶貝女兒,女兒不喝就不能煮了是嘛,那是怎樣,只有女兒要吃得我們才能吃嗎?有這樣嗎?可能嗎?這些話我都嚥下去了(看我修養多好)我告訴自己,這傢伙純粹要碎念,別理他。相信他自己知道說錯話了。而且我倒了一杯給女兒,女兒喝啦!!

又一天,飯菜上桌了,標準的三菜一湯,這一天又是特別用心的三菜,簡易白菜滷(白菜加初朵菇紅蘿蔔木耳金針菇)、青花菜雞球(照燒雞腿肉切小塊,搭配青花菜與玉米筍)、三杯中卷,還有酸辣湯,你知道這些菜要備料要弄多久嗎?所有的菜跟辛香料要洗要切,雞肉要醃…還配色擺盤,送上餐桌,叫老爺小姐吃飯,老爺不餓,小姐擺臭臉說想吃雞肉飯,老爺安慰小姐說:今天來不及了,明天再幫你買……我怒火中燒,「煮給你們倆吃,真的是糟蹋我。」老爺才趕緊閉嘴。桌上明明都是喜歡的菜,也要抱怨,拉倒,我很愛煮嗎?這麼愛就去外面吃好了,我也輕鬆,煮頓飯費多少精神與心思,不是只有下鍋的那幾分鐘,從採買開始,到洗洗切切,到下鍋、上桌,還是餐後的收拾,多少功夫在裡面。動不動就這一鬧,再多少的媽媽煮的最好吃、最喜歡吃媽媽煮的…都是巧言令色的言語,完全送不進心裡。要吵一架嗎?算了,還是吃飯比較實際。

這都是生活中的瑣瑣碎碎,婚姻就是生活中的這些瑣瑣碎碎累積起來的。生活是俗不可耐的柴米油鹽醬醋茶,調味出來的婚姻,自然也是酸甜苦辣兼具。

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悲痛

月初時,同學的兒子,19歲,發生車禍,過世了。

同學是FB的重度使用者,是透過FB的貼文,漸漸拼湊知曉過去失聯的二十年她的遭遇。

經歷了失婚再婚,看她再婚之後,幸福滿滿,身邊有了愛相隨的伴侶。

但孩子終究是母親的骨血,婚變之時,三個孩子一個一個與她疏離,直到這兩三年開始跟媽媽有了更多的機會聯繫相處。孩子可能也理解了、也接受了,也只能面對了。畢竟父母離異,孩子是無辜的牽連者,而且孩子除了接受還能如何?跟母親的聯繫也頻繁了。看著她FB上關於孩子的貼文,終於母子親情是禁得起考驗的(前夫與前婆婆將她說得如何不堪),她也很用心把握每一次跟孩子的相處,還記得孩子開始願意理她之後,她有多開心。

就這樣,一個孩子就這麼沒了,一個母親有多痛多痛,光想像就感到那種無法言喻非言語能夠表達的痛,痛徹心扉。

孩子,摩托車,真的很可怕…
我不敢騎摩托車。。。越大越不敢。。。
自己開車之後,更深感摩托車的危險。
搭公車之時,看著公車旁的摩托車,常常為他們捏一把冷汗。
整個馬路上,最險象環生的就是摩托車!
摩托車在車陣中的穿梭,騎士們也許讚嘆於自己技術高超,也許對摩托車的靈巧暗自竊喜,可是親愛的騎士們,那是在玩命啊!你知道前面的卡車貨車公車轎車一偏移,你的閃避不及少則一條腿、慘則一條命!
尤其青少年,每個孩子滿18歲滿懷期待的考駕照買摩托車,宣告成年,似乎成了一種儀式。在大學裡沒有車就跟沒有腳一樣。這樣的心情老人家我是能夠懂得,可是孩子,那危機四伏的馬路上,你能不能夠保護好自己?你一時心急搶快?或你小心了,別人不小心?摩托車相對來說實在沒能給你任何一絲保護,在意外發生的當下,悲劇的發生後果是一輩子的。

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

演化

「我已經步入『前更年期』階段,跟你預告一聲我會越來越暴躁!」
「蝦米!現在這樣還不算暴躁!」
看著我那口子驚訝的神情,讓我反省一下自己真的是,越。來。越。暴。躁。。。

平日裡各媒體不少討論關於男人婚前婚後的轉變,想想,女人自己又變了多少?!
那個溫柔婉約體貼可人的美少女,到河東獅吼的歐巴桑,好像也沒幾年功夫,小貓咪到母老虎就進化完成…

當媽是女人的演化之路,能最快速進化的關鍵因素。

就像,我以前吃飯習慣是細嚼慢嚥的,總是吃個八分飽就行,當媽之後,吃飯速度為因應各種狀況不斷加快,從孩子嬰幼兒時期就鍛鍊出:抓緊時間「趕快吃一吃」的功力,結果現在孩子大了,可以悠閒吃飯了,驚覺速度竟然調不回去了!!還要努力提醒自己慢。慢。吃。

就像。我以前總覺得話可以好好講,總還有那條理智現在提醒自己,該怎麼吵架;如果真的更生氣的話就是一句話都不講。當媽之後,理智線還通暢的時候就會想這時候該怎麼跟孩子說,但是孩子總在挑戰你的理智何時斷線…每一次斷線再重新接上的時候,也是媽媽又再往前進化的時候。

比較令人不解的是:女人與男人的演化走的似乎是相反的方向。

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

日前一位家長對我說:「你們是老師家庭,可是我看你們不怎麼要求小孩功課,這樣的老師家庭很少耶。」

我不好意思告訴她,我本身就是出身自「老師家庭」,而且是老師家庭中成績最上不了臺面的那一個小孩……

印象中老師家庭「大多數」的孩子都很會念書(!)我就是那個「少數」。但我沒有覺得我沒有要求妞妞的功課,我只是「單純」的要求妞妞把功課做完,然後沒有去補習而已……

我很注意妞妞功課的!我每天都有認真看她功課,了解她的學習進度,確認課業的內容她是了解的,跟得上進度的。妞妞的學校並沒有所謂的排名,也沒有百分等位,因此常有人問她考第幾名之類的,我真的完全沒有明確的概念,但是聽妞妞說起其他同學的表現,我推測妞妞的成績勉強稱得上中等吧(整體可能是中等的後面一些些),我總想能夠將學校課程學會就足夠了吧!

家長的意思其實是「你都沒有想說要送孩子去補習喔?」課業上的,真的沒有,完全沒有。小三生,要補什麼?英文啊!妞妞的英文在班上是弱的,學校依學生的英語能力分ABC三等,A班是最弱的,妞妞一直在A班……我努力的是讓妞妞跟得上A班的學習進度,家長覺得在A班怎麼行?進不了C班至少也要盡B班,所以補習是必要的。
家長們都對英文很緊張,我也認同的,只是我希望妞妞可以在小學階段奠定的語文基礎是中文,其次才是英文。
(說來可笑,妞妞國語課教的修辭法,中文系出身的我竟然一頭霧水…)

重點是:
我覺得小學的國語課很重要。我之所以如此認為如此的最重要的原因是:語文能力是學習的基礎,透過語文能力的鍛鍊,有助於提升閱讀與理解的能力,更對不管是文字或口頭的表達能力有莫大的助益,在這個基礎之下,去學習英文或其他學科,應該都可以學得更快吧?!

我輾轉聽過一個例子,是一位家長的親戚,他們家的孩子一路都是讀雙語國小中學畢業的,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時,只有英文一科高標,其他都低標飛過,因為從小只有英語學好,對於老師用英文教的數學、社會、科學都似懂非懂,結果念了十二年,就英語學得最好。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!

我不知道我這樣的態度與角度是不是正確,純粹個人想法,所以也許外人看來我挺「看得開的」。

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

電鋼琴

隨著妞妞離開YAMAHA的音樂班,開始個別鋼琴課之後,我便開始尋覓著給妞妞買電鋼琴,之前一直考慮著到底要繼續往下的話要走電子琴的路線?還是鋼琴路線?我挺是猶豫:學電子琴感覺豐富又有趣些,但這一年多多感覺實在沒什麼進步,也許是團體班的關係,進度互相牽引,因為「開心學習」就這樣一直待著。一直待著一直待著也到了這個大抉擇的時刻了:要繼續學下去,就必須買琴。

那路線決定就變得很重要了,學電子琴還是鋼琴?等於就是到底要買電子琴還是鋼琴??

妞決定的挺爽快的:鋼琴。

於是展開了選琴的過程。

首先淘汰的就是傳統鋼琴,因為我們家挪不出那個空間擺傳統鋼琴!!或者說,必須要有一個大調整才能擺得下,但那對生活空間的影響太大。另一個原因是:音量。畢竟我們住的是大樓,一彈琴左鄰右舍樓上幾層樓下幾層都聽得見,傳統鋼琴的音量無法調整,更不可能戴上耳機,對一個初學入門階段的琴聲,對鄰居們來說肯定稱不上悅耳…這種密集的住宅真的不太適合傳統鋼琴。在買琴的過程中,老闆都還是會推薦一下傳統鋼琴,「電鋼琴也就是模仿傳統鋼琴,所以最好還是傳統鋼琴。」

在YAMAHA我就看著那純白的電鋼琴覺得太美了,簡直可以當作居家布置,造型簡約又輕巧,一見鍾情。那時我心想:買個白鋼琴多浪漫啊!於是走進店家指名要看YAMAHA YDP-S34這編號是2018年款(電鋼琴也是有年度的喔),一彈之下…感覺普普…那個琴鍵感覺有一點不及格。這大概就是入門基本款吧…售價也是入門基本款三萬九千元(比在網路上看便宜一些)。
YAMAHA畢竟是電鋼琴的大家,有的是款式可以選,老闆立刻推薦了 CLP-635,果真音色好了許多,琴鍵品質也大大改善,價錢也有差別,售價五萬元整,稍稍彈了一下,要買的話就要買,CLP系列,肯定是貴一些,但比較像「琴」!這時,那浪漫的白鋼琴也被我淘汰了,看了一下木質,質感不如人意。這一架CLP-635唯一令我遲疑的是:體積。體積只比傳統鋼琴窄一些,我原本規劃的空間是。放。不。下。的。
老闆也推薦了ROLAND 也是電鋼琴的大家,RP501R售價五萬三千元,比CLP-635稍貴一些,音色與琴鍵等我感覺不出太多的差異,主要應該是數位的功能更豐富,這應該是Roland的特色,體積大小跟635也差不多。所以也是。放。不。下。的。

詢問了一下男主人,對於變動客廳動線的意見,看來挺不情願。

好吧…就剩KAWAI了!
KAWAI還是以傳統鋼琴為主,電鋼琴沒什麼選擇,我也只打定看所謂CP值最高的CN27!(這些訊息也是從網路上看來的)我一觸鍵就覺得可以接受了,相較於YAMAHA的YDP-S34果真CN27的觸鍵做得好得多,其他規格感興趣就自行上網查一查。我不在乎電鋼琴的那些數位功能,琴主要的目的在彈,其他我覺得是可有可無,只是因為既然是數位鋼琴,當然也藉著這個優勢去開發一些數位特色的功能。老闆給的價格也很親民:四萬一千。(每一架琴的售價都比網路上便宜幾千元)難怪網路評價CP值最高的入門琴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:體積也符合我規畫的空間。小小公寓住宅真的體積是很重要的考量。

就這樣選了CN27,終於我還是沒有選那浪漫的白色…也沒選那感覺和裝潢很搭的橡木色…而是選了傳統的玫瑰木(深咖啡)…看來我還是傳統的……


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

寵壞

一般對獨生子女的印象,很直覺的感覺,白話一點說就是:比較白目!

他們都在父母的「呵護」下長大,沒有兄弟姊妹的你爭我奪,無須爭寵、無須奪愛,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獨生子女,過於直白的表達,真的是很容易「顧人怨」。

這些,為娘的當然心裡有數,所以努力努力努力希望教會妞妞「看臉色」,並且懂得為別人著想。(結果妞兒沒事就把同理心掛嘴上,成了為自己辯白的最佳利器)

然而這些個性上的毛病,正常的話會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漸漸修正,也許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?!也許孤芳自賞?!應該不至於太過扭曲。身邊幾個同是獨生子女的父母,彼此常提到: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孩子,怕會太寵,所以………」之類的建議。

其實我最怕最怕的不是這個……
我怕的「寵」是:
孩子對自己沒有方向。
我看到好多好多這樣的青少年,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,父母或軟或硬拉著孩子往前走,可是孩子對父母的建議直覺就是反抗,另一類父母就靜靜等待,等待孩子破繭而出的那一天,結果一等孩子三十歲了還沒上過一天班。
順從父母的話往前走的,往往回頭說起:我當初是聽你的建議所以才念這個的……這樣的對話很正常的冒出來,難道孩子你不認為這條路怎麼走是你自己的責任嗎?
靜靜等待的父母是令人敬佩的,有的孩子甚至是從拒學開始,有的是一畢業開始,踏不出步入社會的那一步…爹娘從壯年等到退休,都等不到孩子可以自立的那一天。

看著這些前車之鑑,在我面前真實的上演,教養孩子真的是一輩子的功課。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問題,父母不該披荊斬棘的開闢康莊大道(現實上也做不到),受傷失敗都是人生滋味,讓孩子知道父母溫暖的懷抱隨時為你展開(但是不能窩著賴著不走就是)

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受傷

那天,妞妞在學校走廊被同學絆倒了,兩手肘與膝蓋都破皮,爸爸一聽到妞妞受傷了,立刻又爆炸了,大聲的說:「你為什麼這麼不小心,又受傷了!跟你說過多少次在走廊不要奔跑……」妞妞無限委屈的吼回去:「為什麼我受傷了,你還要罵我,而且我是被同學絆倒的,我受傷已經很可憐了,你每次都是先罵我!而不是安慰我!!」(正在準備晚餐的我其實什麼也沒聽到,是事後妞妞轉述)兩人對吼的幾句之後,爸爸開始說起愛之深責之切的道理,妞妞冷冷地說,我聽不懂。

然後,晚餐上桌之後,妞妞走過來跟我說:「我今天在學校跌倒了。」我回了:「ㄡ」就開始幫她裝飯菜,妞立刻對她爹說:「你看到沒,媽媽就不會吼我!」
我這才知道她們倆剛剛在吼什麼…
爸爸這時表情有些落寞,我想是因為他的愛被女兒打槍…
我也不知該說什麼安慰一下爸爸受傷的心靈,但是這樣的愛的表達真的讓人感受不到啊!!這樣的話我怎麼說這位大男人都聽不進去,只有她女兒這樣「懇切」的告訴他,他才能知道。

洗澡時間,私下跟妞妞說了,這是爸爸表達愛的方式,他自己生病或受傷他從來也沒有這樣,在他心目中,你是他的心肝寶貝,比他自己還重要,所以他才會有這樣的反應,你可以告訴他你不喜歡這樣方式表達,但是不要覺得他是在「罵」你。(可是那明明就是罵…)這些話妞妞到這個年紀才微微懂得其中的深意。

明明是「愛」,卻是兩個人都受傷。。。

心態

前不久,聽起一位友人的孩子,讀的小有名氣的雙語幼兒園,一個月的學費兩三萬,小班生學ABC、學ㄅㄆㄇ,而且是課堂教學,還有回家作業!!當著望子成龍的媽媽面前我是沒說什麼,只是建議他多帶孩子跑跑跳跳,這樣就可以省下上感覺統合課的時間了!

父母都是高~高知識分子,也許因此怕孩子輸在起跑的心情更強烈吧…一個四歲的孩子要在教室待一天,然後字寫不好,所以老師說孩子的小肌肉發展遲緩,粗大動作也不行!!問我怎麼會這樣………我好想好想說轉學吧~~這年紀的孩子大小肌肉發展,就是讓他去跑跑跳跳~活動量要夠,讓孩子練習生活自理,我相信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會有什麼大小肌肉發展遲緩的問題。

又有一個媽媽來跟我聊到,孩子有語言遲緩的問題,我遇過這孩子多少次了,問:「誰說的?」「幼兒園老師說的,說他有一些音總是發得不準確,建議我們帶她去上語言訓練課程。」這位媽媽家境優渥,立刻就帶著孩子去報了自費的語言治療課,上了一段時間了,覺得太無聊,所以…想停了吧?!我問這位媽媽:「你自己覺得她有語言遲緩的問題嗎?」媽媽覺得不至於(真的是不至於!!),想想應該也就是從小伺候得很好,她不用把話說完就已經有人幫她說了,或幫她做了。

就是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~~

這年頭的孩子動不動就被帶去上感覺統合課、上語言治療課,好像是一種流行一種趨勢,殊不知最該改變的是爹娘們對待孩子的態度與方式。
「正常」一點好嗎~各位爸爸媽媽們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