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

E世代

上星期我與妞妞兩個人外出用餐,隔壁桌是一位爸爸帶著兩個小學高年級的孩子,整個用餐的過程爸爸滑他的手機,兩個孩子則各分一個耳機看著同一部平板上的蠟筆小新,偶有交談不外就是這我不吃(或吃不下)給你,也互相分享食物。

這一兩年來,這樣的畫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,(就算朋友聚餐也是一樣,不到幾分鐘就拿出手機,一邊滑手機一邊聊天…)我甚至遇過一家四口,爸爸媽媽姊姊人手一機,各自沉醉在自己的手機中,只有那位小弟弟沒有,所以自己『孤單』的東張西望…

我很想問那為人父母的,從孩子多大起你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話?哪天妞妞也開始嫌我煩、懶得理我、不想跟我說話?!所以從小開始就養成跟媽媽聊天的習慣,尤其從幼兒園開始每天主要的活動時間都是在外,就利用一起走路回家的時候,吃飯的時候、洗澡的時候、睡前按摩的時候,瑣瑣碎碎的時間講講她一天的生活。

跟孩子「聊天」也是有些小技巧的,免得一下就碰壁,被畫句號。
例如,開場的問題不能太空泛,要具體。與其問你今天開心嗎?還不如問今天點心吃什麼?今天做了什麼作品?今天與好朋友玩什麼好玩的?有明確的問題孩子才有明確的答案。然後話匣子一開就什麼東拉西扯什麼都說了。
還有,避免給有壓力的「正確答案」,有時與同學或老師難免發生一些糾紛或爭吵,一個六歲孩子懂不懂自己的是非對錯?她可懂得,所以妞妞總是強烈表達對自己有利的那一方觀點,稍稍提點一些,「你覺得有沒有可能……」給她一點台階下,她懂得衡量的。畢竟我們只是聽到轉述,並非全然了解全程,不要妄下斷語才能「明哲保身」,不要讓孩子覺得媽媽就是覺得我不對。

這都是經驗,因為妞妞還不到六歲就已經覺得媽媽說了太多大道理,道理她都懂,只是做不到而已……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