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

日前一位家長對我說:「你們是老師家庭,可是我看你們不怎麼要求小孩功課,這樣的老師家庭很少耶。」

我不好意思告訴她,我本身就是出身自「老師家庭」,而且是老師家庭中成績最上不了臺面的那一個小孩……

印象中老師家庭「大多數」的孩子都很會念書(!)我就是那個「少數」。但我沒有覺得我沒有要求妞妞的功課,我只是「單純」的要求妞妞把功課做完,然後沒有去補習而已……

我很注意妞妞功課的!我每天都有認真看她功課,了解她的學習進度,確認課業的內容她是了解的,跟得上進度的。妞妞的學校並沒有所謂的排名,也沒有百分等位,因此常有人問她考第幾名之類的,我真的完全沒有明確的概念,但是聽妞妞說起其他同學的表現,我推測妞妞的成績勉強稱得上中等吧(整體可能是中等的後面一些些),我總想能夠將學校課程學會就足夠了吧!

家長的意思其實是「你都沒有想說要送孩子去補習喔?」課業上的,真的沒有,完全沒有。小三生,要補什麼?英文啊!妞妞的英文在班上是弱的,學校依學生的英語能力分ABC三等,A班是最弱的,妞妞一直在A班……我努力的是讓妞妞跟得上A班的學習進度,家長覺得在A班怎麼行?進不了C班至少也要盡B班,所以補習是必要的。
家長們都對英文很緊張,我也認同的,只是我希望妞妞可以在小學階段奠定的語文基礎是中文,其次才是英文。
(說來可笑,妞妞國語課教的修辭法,中文系出身的我竟然一頭霧水…)

重點是:
我覺得小學的國語課很重要。我之所以如此認為如此的最重要的原因是:語文能力是學習的基礎,透過語文能力的鍛鍊,有助於提升閱讀與理解的能力,更對不管是文字或口頭的表達能力有莫大的助益,在這個基礎之下,去學習英文或其他學科,應該都可以學得更快吧?!

我輾轉聽過一個例子,是一位家長的親戚,他們家的孩子一路都是讀雙語國小中學畢業的,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時,只有英文一科高標,其他都低標飛過,因為從小只有英語學好,對於老師用英文教的數學、社會、科學都似懂非懂,結果念了十二年,就英語學得最好。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!

我不知道我這樣的態度與角度是不是正確,純粹個人想法,所以也許外人看來我挺「看得開的」。

沒有留言: